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文枢
2017年01月06日

永远的钟槐哨所

本文字数:1988

□邵国昱

还记得电视剧《戈壁母亲》里那深明大义的戈壁母亲刘月季,那群默默奉献的屯垦戍边战士们?还有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脑海。

我要骄傲地告诉你,这部电视剧的重要取景地就在昭苏——我们中哈边境的钟槐哨所。

走马穿行雪海边,巍巍群山高入天。从昭苏一直向西,接近哈萨克斯坦边境处、海拔2000多米的一号界沟沟口——坐落着一座三层迷彩色的简易小楼。走过陡峭狭窄的楼梯,走过满墙鲜艳的照片,没关紧的房门里整洁的床映入眼帘,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民兵第一哨所”的钟槐哨所。

这小小的钟槐哨所,面对着壮阔的风景……

湍急而清洌的苏木拜河流从北边沙尔套山的深谷里一泻千里,往着南边的特克斯河奔腾而去,刚流过了钟槐哨所前的并列而行的县道和国防公路上的两座公路桥,立马变成九曲十八弯,把一大片开阔的肥沃黑土浇灌成丰满而湿润的解放桥湿地。湿地里长满了各种杂草和低矮的灌木,杂草之上成群的伊犁马在河边徜徉,任凭微风吹乱散落在额角的长长的鬃毛;灌木丛中各式的水鸟在水里觅食,到处荡漾着撩人心扉的叽叽的低鸣;河水之下少见的石头鱼伏在水底,静候欢腾的雪水从肌肤滑过;一些游客站在微微耸起的河边沙丘上,伴着煦风,倚着晚霞,忍不往大口大口地呼吸,呼吸那沁人心脾的净洁。不远处,一两个调皮的少年在岸边垂钓,少有的安静和耐心,恍惚间把我带回到了家乡的水上森林。

这小小的钟槐哨所,见证着伟大的丰碑……

这是一段伟大的屯垦文化史。古代这一片区域叫“坡马”( 蒙语),为 “边防要塞”之意。千百年来,这里都是通往中亚哈萨克大草原的一个重要山口要隘。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开始大规模驻防天山南北,修筑城堡、设立哨卡、巡查边界,特别是在纳林果勒河、特克斯河、松拜河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约200公里的地方设置“卡伦”30处,每一处有10—30名士兵驻守。“卡伦”(满语),意为“瞭望、守卫”,是清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吏番候望之所,钟槐哨所就是在清朝设立的一处卡伦处修建。它显示着国家的戍边能力、辉映着军垦人的忠诚;它在峰火的考验中扛起了守护国土完整、维护祖国主权的神圣使命;它在边境上庄严地宣告:卡伦在哪,家就住哪,国土就到哪。

这小小的钟槐哨所,隐忍着不堪的屈辱……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张骞打通西域关卡后,哈萨克人的祖先乌孙人就归属西汉,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巴尔克什湖以东、以南包括伊塞克湖和帕米尔高原的大部分土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清朝末期,民族内忧外患,国家风雨飘摇。1882年9月18日的清晨,沙俄军队悄悄越过边界,树立国碑,愤怒的清朝官兵不能忍耐,奋起推倒石碑,却惨遭袭击,牺牲了11名守边官兵。清政府无力为这些无畏的军人伸张正义,草草掩埋了尸体,拆除了卡伦。从此,新疆被沙俄不断蚕食,接二连三地丧权失地,丧失了5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面积,占新疆现有面积的近1/3,让驻守在木扎尔特的卡伦守边的官兵逐渐失去了守边戍边的意义。自此,悠悠百年,昭苏边境百年无人守护。

这小小的钟槐哨所,饱含着催泪的故事……

这里生存环境恶劣,平均含氧量不到内地平原的1/3,每年积雪封山期长达6个多月,冬季最冷时在零下40℃左右。而这一切都融入了一代又一代戍边人的辛酸里,就像刘月季一样,许许多多的知青、支边人员因为种种原因来到祖国的大西北,经历了痛苦、无奈、喜悦……他们的人生经历,在不一样的环境得以升华。最不能忘的,应是陪我们参观的,父辈也来自江苏南通的74团女宣传干事,兵团几代人在艰难逆境中守边的历史,她如数家珍,那是发自内心的动情。刘月季的故事里藏着她的父母兄妹、还有她自己的影子。是啊,一般人把这当作风景,可住在这风景里的每个人都要在这里忍受半年多的冰雪与寂寞,还有诸多对家庭、父母和子女的憾愧和无奈。

“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20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排列着十四个师58个团270多万人口的兵团力量,驻守昭苏的74团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60年代,74团民兵在离清代废弃“卡伦”废墟1公里处的南天山纳林果勒界河山口,用砍伐的云杉原搭建了第一个民兵哨所,这就是钟槐哨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军垦人在这里用生命丈量着祖国神圣领土的同时,也彰显着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忠诚。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之后,一茬又一茬的泰州援疆人来到昭苏,他们在昭苏边陲扎根、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先进理念,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钟槐哨所已成为昭苏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看点,也是伊犁河谷地区红色经典旅游路线之一,成为疆内外游客了解兵团屯垦戍边历程、感受军垦文化的重要场所。

历史一如既往地前行,如今的钟槐哨所显得格外和平宁静,解放桥湿地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蓝天、白云、绿草、繁花,如油画样浑然一体,哈萨克毡房、牛羊马、牧羊人似诗歌般楚楚动人。听,远方飘来一首哈萨克歌曲《美丽的坡马我的家》,在袅袅炊烟和马奶子酒的芬芳中悠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