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文史
2019年05月24日

满城风景看不尽

   本文字数:2686

□汪夕禄

“昭阳十二景”中的人文景点与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前者有“阳山夕照”“玄武灵台”“木塔晴霞”“景范名堂”“沧浪亭馆”“三闾遗庙”,以人文景点为主;后者有“胜湖秋月”“东皋霁雨”“龙舌春云”“南津烟树”“十里莲塘”“两厢瓜圃”,以自然景观为主。它们文化意蕴深厚,值得探讨。

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兴化地处里下河平原最低洼的地方,随处可见纵横交错的河流,水是当地最大的特色,人们的生活往往围绕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生长温床,而水是所有生命的源泉。人类对广袤的土地和缓缓流动的河流充满了崇拜之情。然而,水又是难于控制的,河水暴涨,海水倒灌会给人们带来不可知不可防范的自然灾害。这些使得兴化的初民们对水产生了非常复杂的感情。

对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兴化人来说,实际生活中靠近水可以获得灌溉之利和起居所需,还可以取得运输的便利,并且因为有了水的滋润,周围的农田植被才能生机勃勃,生活的环境才更具美感。所以说正是因为水的作用,使兴化水乡地形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人们傍水而居,依水而建,绕水造桥,造出更具审美意味的各式亭轩。

自然景观的优美促使各类人文景观的出现,就“昭阳十二景”中的风景而言,有不少都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这种融合有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在里面。“昭阳十二景”各景不是单纯存在的自然景观,而是自然景观和人类智慧、人文理想有机结合的产物,文人轶事、民间传说、诗词曲赋这些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各种形式附着在景观之上,足以折射出兴化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个观点,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里说得很透彻:

“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两者相辅相成,矛盾而统一。”

“阳山夕照”因为有昭阳将军墓和山子府君庙,才使得夕照更具审美意味,不单纯是日落的自然现象,还表现出人们对于兴化人文始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三闾遗庙”建在水边,人们将对于屈原的怀念具化为一座供人祭祀的屈子庙,一条宽阔悠长的河流,不着一言,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屈子沉江的悲怆。“木塔晴霞”是佛教圣物、禅意与自然霞光的结合。本身就是一幅散发着禅意的自然图画。“沧浪亭馆”更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的典范,在建筑沧浪亭馆的时候,建筑者有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与自然相辅相成。“玄武灵台”作为兴化人文景点最为集中的地方,深刻地诠释了自然与人文结合所能到达的高度,它的美是海子池、乌巾荡潋滟波光与古城墙、拱极台及枣园、柳园的匠心独运所共同撑起的。

从这些散布于兴化城的风景可以看出,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某些客观属性有相似的关系,它们的共通性,使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再现在审美上,则是人们在建造人工建筑或是规划某个人文景点的时候,必定考虑到与自然能够相融。不仅相融,还力争使自然景观能够突出人文景点的内涵,人文景点能够点睛于自然景观。这虽是一个难题,但在本来对山水审美颇有研究的中国古人来说,丝毫不成其为难。于是,今天我们有幸从兴化先贤歌颂赞美的“昭阳十二景”中随时随地看到这种努力以及成功。

纵观“昭阳十二景”,有些风景也是普通的,但是,多少年来,官员学士、文人墨客竞相题咏,景因诗而生辉,诗因景而久传,诗景交映,丰富了景观的人文内涵,使得昭阳十二景的风景耐人寻味,韵味无穷。

二是田园风光与城市风光的融合。“昭阳十二景”中很少有喧嚣热闹的景观,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田园风光的特色。这当然与兴化地区农耕及渔猎文明发达有关。水乡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成就了极具特色的田园风情的胜景。兴化地区纵横交错的河湖,独一无二的垛田地貌衍生了“东皋雨霁”“十里莲塘”“两厢瓜圃”“胜湖秋月”“龙舌春云”景区的田园风光。特别是“十里莲塘”“两厢瓜圃”以庄稼瓜果及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入景,使源于自然的胜景在融进了民俗后回归自然及民众,实现了美景的返朴归真,更贴近了人们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同时,它不仅仅体现为地方日常劳动与生活场景,更是文人士大夫田园牧歌的生活理想,自在隐逸的处世观念与清寂疏阔的审美偏好的具象化。隐逸之思在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普遍存在,这既是老庄思想对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也是士大夫缓冲自身的良药。古代官场生态从来就很恶劣,宦海浮沉,时局动荡,对于怀抱远大理想的士人来说,往往事与愿违,贬谪颠沛是古代很多士人都经历过的际遇。所以,在人生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面对眼前的田园风光,自然感慨万端。对“昭阳十二景”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的高穀应邀给《兴化邑志》写序,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昭阳十景”并赋诗的时候,心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题诗里表现得非常明显。无论是“木塔晴霞”的“浮屠”“老僧”,还是“东皋雨霁”的“宿麦”“新秧”,以及“胜湖秋月”的“月色”“渔舟”,都表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当然,对于在皇帝身边担任文学侍从,前途无量的高穀而言,只能是向往,是心头偶尔浮起的一丝念头,“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瀛”“人生总为浮名系,谁似飘飘一穗轻?”这既是他的内心感受,也是文人们在欣赏昭阳风景所萌生的真切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昭阳十二景”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兴化城地形如荷叶,面积狭小,四面环水,农田相拱,是典型的里下河平原小城的格局。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在这样的小城市有明显的交汇。“十里莲塘”“两厢瓜圃”景区所在的垛田地区,与兴化城仅一水之隔,当人们大规模采莲或者瓜果成熟之际,城里的居民纷纷涌向垛田,乡民与市民买卖交流,各取所需。“东皋雨霁”“龙舌春云”景区由于兴化区域经济的南移东扩,已经由起初纯粹的田园美景,转变为半城半乡的“城乡结合部”风光。金东门商业地段的繁荣,带动了东门外人文景点的兴盛,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在此交融,既有市井生活的繁华,又有田园生活的淡泊宁静。

三是各景点并非孤立静止的。“昭阳十二景”虽然只是兴化地区十二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但是各个景观之间以及景观本身并非孤立静止的。它们的名称都是四字短语,组合缺少变化,稍嫌生硬,但是景观内容却是多方融合富于变化的。正如前面所言,“昭阳十二景”的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是田园风光与城市风光的融合,这些融合使“昭阳十二景”的魅力不仅单纯表现在某种建筑或某片风光,而是展示出一幅幅或意境隽永或气势非凡的大地景观,有的优美宁静如田园牧歌,有的庄严睿智如禅境哲林。 (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