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文史
2019年05月24日

太平天国运动使兴化迎来清末移民潮

   本文字数:1726

□陈  斌

文学。安徽天长籍恩贡生宣锟避居兴化,在城内四圣观吕祖坛以算命和卖文为生。初来之时,宣锟的才学并不为一向崇文尚儒的兴化人所知。当时有一群顽劣的学生向宣锟花钱买文,以完成塾师布置的课业,宣锟代为操笔,被细心的塾师发现,对他的文章大为赞赏,因此宣锟之名很快传遍兴化。城里的文人雅士都主动去和他交往,被他的学问折服,于是又为其操办讲室,让年轻的学生去从其就学。宣锟擅长作诗,尤善古体,以唐人为宗,深得汉魏六朝之韵。当时兴化善作古体之人,大都出自宣锟门下。宣锟长子宣瘦梅随父寓居兴化,潜心于小说创作,写成了《夜雨秋灯录》一书。《夜雨秋灯录》多述鬼神怪诞之事,描绘了清末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揭露和鞭挞了各种丑恶行径,寄寓了作者劝善惩淫的愿望。其中,《丹青奇术》和《独角兽》两篇的内容,便源自宣瘦梅在兴化生活期间的见闻。

教育。江都举人徐廷珍避乱来兴,在文正书院任主讲,他主张德教为先,对学生循循善诱,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徐廷珍之子徐兆丰亦随父寓居兴化,读书人都以随徐氏父子求学为荣。徐兆丰经常与本地文人雅士论文赋诗,为倡导大家敬重文字、字纸,徐兆丰又与李芙波、王柳溪等人设立“惜字会”,主张字纸焚化、不得随意丢弃。合肥人蔡春泉主讲文正书院达十九年之久,培养的优秀学子不计其数。历任知县如梁园棣、魏源、张鹏展等人都十分仰慕蔡春泉的学问和为人,遣派自家子弟去从其就学。丹徒人庄兆曾为奉养老亲避居兴化,以办私塾为生,在兴化住了三十多年,与本地名士李福祚、顾杏春、陈广德等人经常诗酒唱和。

书画。逃难来到兴化的外地书画家众多,带来了各地的画风、流派,给清末时的兴化书画界注入新的活力。本地画家王维翰抓住了这次难得机会,向四方而来的画家请教,并时常登门切磋,使自己的绘画技艺愈臻成熟。在取长补短、锐意创新中,王维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在清末花鸟画界的地位。丹徒画家汪继声随父迁居兴化,投靠早先寓居于此的从叔父汪庆生。汪继声自幼随兴化画家蒋石渠学画,后成为本土画派——“马桥汪派”的创始人(时汪氏寓居在西城内马桥一带)。“马桥汪派”讲究神韵潇洒,生气盎然,当时门人众多,有王逑夫、刘介眉、王柏森、赵又泉、宫锡庚等人。安徽歙县画家潘子秋也在战乱期间迁居兴化,工于花鸟、山水,尤以“秀逸精致”的人物画见长。在众多避难兴化的书画家群中,当以湖南道州人何绍基最为知名,他和曾任兴化知县的魏源一同侨居兴化,其书法被誉为“清代第一”。

医药。清末,与江南“孟河医派”齐名的“兴化医派”形成,以赵海仙、魏荫塘二人为该医派代表。此外,张姓也是“兴化医派”的主干力量。太平天国时期,“皖派”官医代表张华亭由安徽返回原籍兴化避难,继续以行医为业。清咸丰八年(1858),兴化城中设局留养避祸难民,当时疫病流行,知县延请本城名医诊治。张华亭主动担责,每日到局诊视,并助金赠药,救死无数。张华亭之子张小亭亦工医术,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学政林天龄宿疾复发,请张小亭予以诊治,药到病除,林天龄赠以“技进乎道”匾额。以“无姚不成医”而著称的江西南昌“斗门姚氏”也于这一时期迁居兴化,仍以行医或贩卖药材为业,在本地享有一定声誉。

商贸。战争中,江西的纸张、桐油商人害怕货物受到作践,以便宜的价钱向相对安定的江北抛售。迁居兴化的句容商人杨蕣华瞧准商机,买入大量货物。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交通受阻,邻近数个州县的桐油、纸张等南货断货,杨蕣华见时机成熟,开库销售,一举赚得数十万家业。杨蕣华因此成为兴化首富,还因创办实业被朝廷敕封为“通奉大夫”。杨氏族人在兴化还创办了“恒隆当典”“源隆油坊”等产业,其高墙深院的联排豪宅至今犹存,称作“杨家大楼”。皖南茶商洪仲祥在战乱期间迁居兴化,在八字桥冯怡泰茶庄任经理一职。冯氏店主病逝后,没有子嗣继承产业,茶庄由姑母冯老姑太代为掌管。冯老姑太将店铺转售给了精明能干的洪仲祥,新茶庄更姓不更名,称作“洪怡泰茶庄”,成为兴化著名老字号。清光绪年间,在兴经商的江宁府同乡,在儒学街创建商会性质的“江宁公所”,主持创建者为已定居兴化的句容杨氏家族。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大多移民陆续返回原籍,继续留在兴化的主要为“客帮”商人,他们为清末至民国的兴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