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抗金义士——
兴化人民在东城外建“四义楼”
《宋史》关于“缩头湖之战”的记载
兴化东城外小尖上,曾有一座四义楼,为南宋时期在兴化抗金的四位义士张荣、孟威、贾虎、郑握而建。
张荣本是梁山好汉,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张敌万”。
他在山东梁山联合孟威、贾虎、郑握等将领,招募渔民组成抗金义军,曾先后在梁山、楚州等地,数克强敌。绍兴元年(1131)三月,张荣等四将率部辗转来到兴化境内的缩头湖边,于这里安营扎寨。大家群策群力,利用缩头湖一带密集的芦荡和垛岛地形,在湖中埋下数以千计的暗桩,行成水中八卦阵。然后诱敌深入,派精兵将金兵诱至布在缩头湖的伏击圈。
金兵乘驾的战船很大,在水乡河网地带无法灵活的进退,反而不及小船盘旋自如。一旦驶入河汊芦荡间,行转不灵,前后遮断,首尾难顾。
纵横交错的湖汊,左右横陈的垛岛,加上湖面苇草丛生,水中暗桩密布,冲入缩头湖的金兵如同进入迷宫,只能处处被动挨打。
此战张荣部大胜,杀死、溺死胡芦巴等数千金兵,而且还活捉了破辣叔以及金兵五千多人,缴获大小船只和物资无数,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挞懒手下精锐尽失,率残部退至淮北。张荣借势一举收复泰州等江淮失地,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南宋的稳定和繁荣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战后张荣被朝廷委任为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县事,成为主管兴化军政长官。
此战在《宋史》中称之为缩头湖之战,又称得胜湖大捷。战后,兴化民众将缩头湖改名为得胜湖,张荣驻军的水港也被取名“水浒港”,金兵进入的湖口则被称作“冲至口”。
为了纪念四位义士以孤军退劲旅的功绩,也为表达对其护卫水乡一方水土的感怀,兴化人民在东城外小尖最东端的沙咀上,建成一座高大轩敞、飞檐翘角的正方形重檐“四义祠”(后改称四义楼),供奉四位义士的塑像和牌位。清代四义楼坍废,改为木龛架于东城外大街上。香烟袅袅,数百年不绝。兴化东门外南侧古称“胜湖里”,解放后称“胜湖居委会”,都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和张荣等英雄。
从水乡兴化走出来的伟大文学家施耐庵也在《水浒传》中以张荣等四义士为原型塑造出了四位个性鲜明、豪情满怀的水上英雄——张顺和阮氏三雄。
(郭保康 潘仁奇)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