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5年09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教育新闻
2015年09月11日

教书育人洒青春 群众赞誉塑师魂(二)

   本文字数:4683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春的灿烂,夏的蓬勃,积聚成这秋的硕果。九月也是感恩的季节,春的播种,夏的培育,酝酿着这秋的喜悦。”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9月9日、11日推出10位优秀教师事迹。10位老师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甘做人梯、无怨无悔。他们只是众多教师的一个缩影,那些常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普普通通教师,一样用他们的爱心与责任,奉献与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教育诗篇,九月的鲜花同样属于他们!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真诚的感恩之心,向所有辛勤的园丁们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教研室:郎宏坤

温暖明亮的灯火

“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像一盏温暖明亮的灯火,照亮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是郎宏坤老师的从教信念。他始终勤勉工作,立足课堂,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他任教的班级学生学业水平始终名列前茅;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由于表现出色,不仅被推荐为国培班的班长,还被天津师范大学聘为国培示范项目讲师;他主持的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促进小学生数学语言发展的实践研究》成果丰硕,课题研究成果《穿过数学语言的密林》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他作为省教育厅选派的首批骨干教师,远赴英国曼彻斯特参加境外培训,积极参与交流,主动承担汇报任务,获得国外同行的认可,被评为优秀学员。

熟悉郎宏坤老师的人都知道,他热爱阅读,阅读成为他精神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养料。他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他坚持写教学日记,并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学网站的个人主题帖《行思集》上,与省内外的同行交流教学心得,20多万字的教学日记积淀了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深度思考。

做实践着的研究者,是郎老师一贯的追求。2010年,郎老师离开安丰,调至市教育局教研室从事小学数学和科学的教研工作,他深知“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的道理,主动申请到垛田小学顶岗任教数学。他经常到各个学校执教研究课,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送教活动,郎老师几乎每次都参加,多次到泰州、姜堰、高港、滨海和泰兴等地执教示范课并开设讲座。

作为教研员,他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努力让自己的教研像一盏温暖明亮的灯火,照亮有志于专业发展的教师”。他创造各种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1年,郎老师组建了第一届兴化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历时3年。2014年,在积累第一届研修班办班经验的基础上,郎老师举办第二期小数骨干教师研修班。两届研修班,70名学员,几乎遍布兴化市各个小学。郎老师带领老师们,共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撰写读书笔记提升理论素养;借助执教与观摩公开课、现场书写课堂教学点评、微型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撰写教后反思,在凤凰教育论坛建立主题帖发帖跟帖、开展错题研究,不断提升学员们对课堂教学自觉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实验小学:陈洁

坚守自己的无悔选择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2014年9月,陈洁老师从城区远赴永丰刘寨学校支教。

刘寨学校离城区较远,位置偏僻,没有直达公共汽车,每次去学校都要转两趟汽车,每趟耗时两个半小时。为了不耽误教学,她经常天还没亮就早早地候车,回家的时候更是经常站在风里雨里等车一个小时。由于交通的不便,她便住宿在学校,把孩子丢在家里,不能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孩子,对于家庭,她总有说不出的愧疚。一年里,她没有缺过一次课,坚持上好每节课,按时保质地完成学校的每项工作。

刘寨学校一直以来都没有专职音乐教师。自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音乐课,让他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获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于是,她每节课都十分认真地钻研指导,分年段逐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低年级的孩子教他们唱歌的正确方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高年级的孩子教他们识谱,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教他们吹奏竖笛。她还成立了合唱队,利用课余时间教孩子们系统地学习声乐,练习声部的合作。由于孩子们基础差,她要付出成倍的精力来指导。通过一年细心耐心的指导,全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孩子们因为她的到来,认识“哆来咪”了,唱歌不喊叫了,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了。课余时间,孩子们拿着竖笛吹奏自己喜爱的乐曲,在放学路上愉快地唱着课堂上学习的歌曲……

农村的生活是单调的,每天一放学,偌大的校园立刻安静下来。陈洁老师利用这清静的夜晚静下心来坚持学习,让自己不断提高。她撰写的教学设计《五月的夜晚》刊登在《儿童音乐》杂志上;在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大赛中,她的《树叶儿飘飘》获得三等奖;她还制作了三节A级泰微课。

2015年春节前夕,她突然全身瘫痪,卧床不起,左侧身体知觉缺失,医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许多关心她的亲朋都劝她不要再下乡了,但是她却下定决心说:“我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坚持到最后。”

虽说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今年开学,她又踏上了无悔的支教之旅。陈老师说:“我将继续付出辛勤的汗水,用我的热情面对刘寨学校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安丰初级中学:张才宏

放飞希望的守巢人

张才宏老师从教30年来,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他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条件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在教育教学生涯中,他的大部分时间都与班主任结缘,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忠于职守,以身作则,既教书又育人。他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他关爱每一个学生,既不放松一个优秀生,也不放弃一个学困生。他用爱心架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桥、融洽的家校沟通桥;用自己博大的爱、真挚的情、宽容的心、赏识的目光,敲开那一扇扇等待开启的门,他任教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学生成绩优异,经常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他身上有一股正气,总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舍小家为大家,从不抱怨。看到社会上的不良青年闯入校园,他主动协助学校领导抵制歪风邪气,自觉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他的父亲胆结石手术后需要照顾,他找护理工,自己没有请一天假;他在儿子结婚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到班查看学生的早读情况,心里装着的只有学生。他看到学生衣服鞋子破旧时,主动从家里拿出大半新的给他们穿;他听说学生生病在家时,及时上门慰问,并抽时间帮助辅导功课,使得该学生最终考取兴化中学;当学生突发疾病时,他顾不上吃饭,立即将她送往医院就诊治疗;当学生已考取兴化中学,但因家庭贫寒有可能上不起学的时候,他主动找学校领导寻求救助,使她能安心学习。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都喜欢上他的课。

作为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他注重通过教科研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他积极改进和完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他所任教的毕业班英语,成绩突出。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多次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选择了教师,他无悔地站在三尺讲台,无悔地耕耘于课堂。

大邹初级中学:唐江峰

爱心育桃李

唐江峰老师爱心育桃李、倾心乐奉献,诠释了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他将满腔热情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热爱自己的学生胜过热爱自己的子女,教学13年,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兴化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兴化市优秀班主任”、“兴化市学科带头人”。

作为班主任,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远大的志向。他对学生严而有度,经常走进班级,与学生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探究了一套有效的家访方法,受到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他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级,两次被表彰为“兴化市先进团支部”。

他提倡自主性学习。他注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他尽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把原来的“要他学”变为“他要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他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辅导。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不辍笔耕,撰写多篇有创新意识的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他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3项,其主持的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师资队伍优化的研究》已经顺利结题。他积极参加教改实验和教学大奖赛,多次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和讲座等。2010年5月,他参加兴化市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综合奖一等奖;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兴化市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一等奖,并且在2011年荣获泰州市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二等奖。2012年,荣获兴化市初中数学教研组长说课程比赛一等奖。2014年,荣获兴化市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一等奖,泰州市二等奖等等。

2014年9月,唐江峰到板桥初中挂职锻炼,担任九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平行班的数学老师因受伤而不能上课,他又承担了另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向学校、家长、学生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里,深藏着唐江峰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和育人育才的拳拳师心。

退休教师:许湘山

心系下一代

茅山退休教师许湘山淡泊名利,老有所乐,把关工委事业融入生命,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呵护它、关爱它,开出了绚丽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他常说:“作为一名老教师,能在晚年为党和人民发挥一份余热,心里觉得踏实。”从镇村关工委班子的调整,到镇关工委工作计划、活动的谋划;从中心辅导站建设硬件的落实,到专业技能教师的配备;从关工委“双万”活动的开展,到“五老”点评点赞工作的落实,他都一一做到实处、细处。

他深入社区、村,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精神,发动村关工委、志愿者挨家挨户排查,将民政科台账资料中的相关信息与村里排查的情况逐一比对,确保该“进笼子”的对象一个不漏,切实解决“不知道文、认不得人、摸不到门”的现象,先后为3名学生办理了孤儿申报手续。今年启动困境儿童调查以来,他配合镇民政科,将全镇的128名困境儿童分门归类,逐一落实具体措施。

为了弄清楚孤弃、特困青少年情况,他深入到社区(村),对孤弃、特困青少年走访调查,把孤弃、特困青少年形成原因、年龄、生活、学习、所在学校以及现在的监护人等情况分类登记建档,根据核实情况,最终确定11名孤弃、特困青少年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并做出具体安排。哪个孩子父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母离家出走;哪个孩子父母车祸双亡、爷患食道癌;哪个孩子父患白血病亡故、母离家出走等等,他了如指掌。

一名12岁的“白血病”学生骨髓匹配急需医疗费用,他会同学校制定实施救助计划,发出捐款倡议,跑遍12所中小学校,成功募捐120971.2元。茅山镇有服刑人员子女2人,他主动与民政科、村委会联系,为一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另一人由其亲戚给予资助。他邀请退休老教师一起参加帮教小组,和帮教家长联系,找他们谈心,和风细雨,耐心劝说,成功转化一名未成年人矫正对象。少年金某某、金某盗窃现金300元及部分商品,鉴于未成年不予起诉。他对两个少年“零距离”的教育,面对面的谈心,还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帮教会。他把活动全程记录,撰写的《浓浓关爱情 温暖少年心》报道,被江苏《阳光少年网》和泰州《关工简讯》刊用。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许湘山播撒下的是沉甸甸的关爱,收获的是明天的希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