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之年的“高分”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考成绩背后的“秘笈”
疫情影响下,今年的高考显得不同寻常。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兴化中学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高分群体继续扩大,本一总量大幅攀升。全校普通文化类本一达线745人,居泰州市第二位,超市教育局指标116人;本科进线1031人,居泰州市首位;420分以上2人,最高分422分;410分以上15人;400分以上46人,比去年净增26人,390分以上114人。考生王翰、房晔等五位同学获得清华强基计划校考资格,考生何非凡400分有望被清华北大飞行学院录取。
我们为兴化中学高考取得的“高分”而欢欣,同时也好奇于学校是如何交出这份“高考答卷”的。
教师: 因材施教,适时创新,倾心护航高考备考
高考成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与老师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为让教师们以更充沛的精力护航高三学生,学校大胆创新,从上届调配优秀教师充实到这届高三,语数英教师基本实现一人一班的分配模式。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让教师的身心得到放松,也让教师对于本班学生的优缺点更加清晰明了,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徐明荣老师所带的高三(3)班是一个文科班,这个班今年高考380分以上的同学有13人,其中400分以上的有2人,全班达到211高校录取分数的同学预计有20人左右,本一线以上的同学有42人,占91.3%。徐老师告诉记者,这届学生从高三开始,学校就调整教学方式,在基本实现语数英老师一人一班分配模式的基数上,调节语文、数学科目的教学课时,数学从原来的每周三次专项练习、每双周考试,改为每天下午专项练习、每周末练习。
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稳定了学生的数学成绩,高分群体取得新突破,全校有4名同学数学成绩达180分以上。
适时的大胆创新让高三年级的同学受益匪浅,而学校的因材施教也让每一位同学的优势发挥得更好。韦伟老师所带的高三(18)班是理科班,属于英才班,同学们整体基础比较扎实。对此,学校大胆决策,让该班教学实行独立编制,教学进程也相对超前,高二时基本完成高中课程,给后期其他学科预留了时间。今年疫情期间,这个班的作业也是独立编制,任课老师每天下午按时进行网上答疑。今年高考,全班59名同学中,58人进入本一线,400分以上的有18人,最高分422分。
戚立辉老师所带的高三(19)班也是理科班,对于同们学的高三备考,戚老师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他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与同学们交流沟通,并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开展专项训练。在临近高考的两个月里,他对班上有“短板”的同学进行再强化,在班上组成语文小组、数学小组、英语小组,促成共同提高。钱锦鹏同学的英语并不突出,模考的成绩都在95分左右,从未超过100分,今年高考他的英语考出了102分。李晨同学的数学模考在150分左右,经过数学小组的“打磨”,今年高考取得了169分的好成绩,高考总分超过400分,而以往的模考成绩最高也就380分左右。
学校:打造师生 “情感共同体”“事业发展共同体”
高考,是全社会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提升高考质量一直是兴化中学的目标。该校本着“学校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教师相信学生、激发学生”的理念,共同打造师生“生命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事业发展共同体”。
对标找差求突破。高三年级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历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做到“前后比较和纵横比照相统一,整体把握和个别关注相结合”,既增强学生复习备考的信心,也找出“高分段学生偏少、文科成绩停滞不前、学科整体贡献率有待提高、少数班级出现质量洼地”等方面的不足。年级部明确备考工作的努力方向,对标找差、稳扎稳打,保持蓬勃向上的工作状态。
滚石上山求实招。高考的竞争性决定了兴化中学所有师生不能回避吃苦,在滚石上山的过程中,大家铆足劲、咬紧牙,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效力支撑,优化训练管理,抓好分层教学,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高三学期开始,学校从其他年级调配18名优秀教师到高三年级充实师资力量,基本实现语数英单人单班的分配模式,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及时的个性化辅导,又保障教师有足够的精力研究、备课、辅导。高三年级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历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核算本一进线、高分段人数并实施相应奖惩;高考备考中,面对课题多、难题多、硬骨头多的现象,学校加强团队协作,形成击点攻关的强大活力,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将重点难点各个击破、不留短板。为做好精准服务,校长办公地点直接转移到高三课堂,参与高三课堂听课和高三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学校加强青春励志教育,开展户外远足拉练等活动,帮助学生自主调节,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形成强大的备考心理。
适合教育求创新。年级部坚持以适合的目标引领学生发奋图强,以家委会推动家校协作,以多样的班级文化营造浓郁氛围。学校持之以恒地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在表扬先进的同时及时指出存在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召开优等生座谈会,施行“期望”教育,针对优等生“双语”不尖的实际,请学科专家指点迷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对本一临界生,进行科学分组,分类指导,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体师生的辛苦付出,同时也启示我们:只要凝心聚力、目标坚定、充满信心、方法科学、求真务实,兴化教育就能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就能够赢得兴化人民的信赖。”兴化中学相关负责人说。
学生:成功的“秘笈”就是加强自我管理
今年的高考,兴化中学理科班的王翰同学、房晔同学,文科班的张秋之同学分别考出422分、421分和402分的好成绩。在与他们交流时,记者发现,学霸的养成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管理好自己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作业管理——重自律。 在学习和作业方面,这三名同学非常自律,就算是疫情期间,他们并没有放飞自我,每天准时打卡学习,早早地准备好课堂笔记等待老师上网课。面对电脑,依旧和往常在教室里上课一样:课前预习,认真听课,仔细做笔记,及时复习。
课间管理——跟节奏。高中学习生活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凑,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尤为重要。“老师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对学生认真负责。上课时,我们必须保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状态;课后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一有不懂的问题就立马问老师,查漏补缺。只有多看多问多听,才能一步步找到感觉。”张秋之说。
错题管理——多反思。很多学生一直徜徉于刷题的海洋中,王翰同学认为适当做题是必要的,但是方法也很重要。这三个学霸都有自己的错题集。“做题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找出自己的盲点,才能够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房晔同学说。
计划管理——有规律。高中时段的学习就是与时间赛跑,必须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很多同学经常开夜车学习,第二天白天没有精神听课,反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开夜车是不可取的,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这样才能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心态管理——信自己。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同学超常发挥,有的却存有遗憾。房晔同学认为自己就属超常发挥的,她超常发挥的诀窍就是心态好。前期,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校十多名,可到高三下学期竟滑落到一百多名,再后来上到七十多名就停滞不前了。因心里特别着急,考前一个月她似乎已到崩溃边缘,直至考前半个月才调整过来。这也让她越来越自信,最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家校管理——心连心。学霸们的铸就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支持,离不开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爱的滋养。张秋之同学说:“高三时,我参加的一次作文大赛,结果只获得二等奖,老师一次次的鼓励、安慰,给了我自信和前进的力量。” 王翰同学说:“英语老师几乎每节课都会提及作文,让我在日积月累中掌握了写英语作文的方法;语文作文是我的弱项,语文老师特地找来素材并指导我写作方法,结果这次高考还真用到了。”房晔同学认为,父母也是她的坚强后盾,高考冲刺阶段,为了让她安心学习,父母把家里的二宝送到亲戚家寄养。爱的滋润,给她以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全媒体记者 陈 华 沈 倩
实习生 钱兴媛
短评>>>
心中有天地 笃志向高行
今年,兴化中学高考所取得的“高分”,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我们在“点赞”之余,同时还体会到这份成绩背后的不易与艰辛。
相对于周边地区的同类学校,这些年,兴化中学的生源甚至濒临“洼地”状态。认清现实并不心甘于现实。兴中人把“办人民满意教育”放在心中,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以滚石上山的决心和毅力,创新方法、科学管理、恒久发力,在苦干实干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把兴化的教育事业推上了新的高地。这种笃志前行的韧劲,与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兴化精神”一脉相承。
兴化中学的高考成绩,考证了兴中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考查了学校教育体系所蕴含的能量,“成绩”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兴化中学的高考实践也给我们启示:只要心中有天地,高处自有我来行。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