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版:历史文化名城专版

2020年12月23日
杨家大院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字数:606
杨家大院内景
杨家大院,又称“杨家大楼”。位于兴化城区东城外大尖,始建于明中期,东至复顺和巷,西至鱼市口,南至大尖南河,北至龙津河边,系明清时期苏中地区最大的工商金融大族杨氏家族的宅第、店铺和货栈。现存院门、后楼、板厅和南货栈等主体建筑,占地面积5281平方米,建筑面积4517平方米,是一处具有明、清和民国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 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年间,江南句容商人杨彦秀、杨达斯父子迁往兴化。先在北城外南上河边创立“万顺号”南货店。因其经营有方,生意逐渐做大,资产也雄厚起来,遂在东城外大尖上购置铺面房、住房加以改建、扩建,然后将“万顺号”南货店从北门移至东门,同时,改南货店为以批发为主的南货行,逐渐形成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楼群。
经过几代人的经营,至五世杨启葆,在发展“万顺”号南货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业务,创建“乾源”、“恒隆”、“庆衡”当典,同时在兴化及镇江、句容、湖垛(今建湖)、盐城、东台、泰州、扬州、南京等地经营南货、钱庄、油坊、米厂、铁工厂、发电厂、丝绸厂等企业。清代学者徐珂将杨启葆及其产业计入《清稗类钞》,近人李帆、黄海燕在《中国历代富商大贾名录·宋元明清时期》一书中,将杨启葆事迹载入,与杭州“红顶商人”胡雪岩齐名。
杨家大院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兴化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和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是研究兴化工商业、金融业发展史和建筑史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文/郭保康 潘仁奇 图/杨桂宏)
◎ 《兴化日报》兴化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9026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