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广角
2020年12月28日

收藏红色藏品60多万件 千垛一居民将家建成“红藏馆”传播红色文化

本文字数:1349

王朝元(右五)向参观人员介绍藏品。

“红藏馆”展出的部分毛主席像章。

本报讯(通讯员 王明方 顾中埂 全媒体记者 李祝海)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7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千垛镇陈杨村举行《朝圆红藏》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居住该村的居民王朝元将他多年来收藏的60多万件红色藏品对外展示。

王朝元今年52岁,原是基层供销社的一名中层干部,1998年下岗后到上海打工,先后做过装卸工、夜总会服务生,摆过夜市地摊。2006年,王朝元在古玩市场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革命历史书籍等,自小就接受红色教育、被播下红色文化种子的他,不由自主地购买收藏了几件。从此,他痴迷上红色物品的收藏,可是想要继续购买、收藏,凭自己的一点收入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筹措资金做起古董生意,边经营边收藏。仅毛主席像章,最多时他收藏过10万多枚,目前保存有价值的像章近5万枚,其中包括一批有夜光功能的。   

做古董生意投资大,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才能保持正常的周转,而他在收藏红色藏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即便如此,看到中意的藏品他也从不放过。2018年底,他看中一尊毛主席的金色塑像。当时他手里没有钱,只好向身边的同行借了2万元,又打电话请3个朋友汇来1万元,当晚如愿收藏到雕塑。有一张领导人油画,他花3万元收藏到手,隔一周以后,有人出价8万元他也没有舍得出手。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王朝元把创办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的想法向所在村提出后,得到镇、村的鼓励和支持。经过一番努力,王朝元将家改建成“朝圆红藏馆”。

虽然外形上与其他村民住宅并无二致,但王朝元的家,即“朝圆红藏馆”,有着其明显的特别之处:粉刷一新的东、西墙体上,“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祖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红色大字赫然醒目;房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院子里,一尊伟人塑像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一进王朝元的家,浓烈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去年,王朝元在堂屋西侧建起一幢上下两层的楼房,今年装潢后,除楼下留一间厨房外,全部布置成展厅,专门用于陈列各种藏品;堂屋也被改建为展厅,就连堂屋后的简易附属房,也被改造成江苏厅,用于展出地方性的红色藏品。目前,“红藏馆”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分为党建展示厅、伟人展示厅、红藏展示厅等9个展厅,共有30多个系列、60多万件藏品,仅党建展示厅就有共产党宣言系列、共产党章程系列、毛泽东系列、抗日战争物品、抗美援朝物品,以及英雄人物、革命红色剧本、红色唱片、红色书刊、战争书籍、解放军书籍、上山下乡等多个系列。“红藏馆”收集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党史资料,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文集、选集、画像和像章等,还有省、市县、乡镇、村庄建设和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工作中珍贵的史料。“红藏馆”总投资920多万元,其中藏品价值800多万元。而王朝元收藏的整个藏品已无法估价,其中《号外上海解放》一张报纸目前价值上千万元。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先进文化,具有铸魂育人的功能。《朝圆红藏馆》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必将为新时代造就一股昂扬进取、崇高文明、无私奉献的新风尚。”王朝元表示,下一步,他将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大场馆建设,将“红藏馆”建设成为红色旅游景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