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读书
2021年07月23日

史书是用来读的

——撰写《以儒为基 觊兴其化》的一些体会

   本文字数:1300

□陆素娟

在《兴化文化丛书》的编撰中,我承担的是兴化教育与科举史的撰写任务。这是一套普及性的地方文化丛书。“普及性”这一特性要求史书撰写从内容到形式都须考虑读者群体的多元性,须考虑一般文史读者的诉求和接受度,可读性就成为这套史书撰写的基本要求。为了增强史书的可读性,我在撰写时努力处理好以下关系:

首先是人与事的关系。史书无事则无趣,无人则不活。我撰写的专题由主体和附录构成,主体部分有三:上篇·兴化教育史话,中篇·兴化教育名家小传,下篇·兴化科举史略。上篇和下篇着重“以事叙史”“以事系人”,人事交织,构建一个立体的兴化教育科举史网络,以期增强这本书的丰富性和可读性;中篇和附录选取对兴化教育有开创性贡献、重大影响和代表性的知县、教谕和教育名家,采取“以人为纲”“以事互补”的方法勾画兴化教育人的风貌和风骨,期望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情和共鸣。

其次是叙与论的关系。在广搜史料、多方参证、考辨取舍的基础上确定历史的真实性,这是本书撰写的前提。在史料的整合中,史料与史料有了关联,事件有了生发的场域,人物有了存活的时空。恰如盘玉,这是一个盘活历史的过程,作者与历史贴合,因而叙述即有呼吸,文字亦有温度。为增强本书的可读性,我不取传统志书的“述而不作”,单纯作资料性文献汇集的思路,而是借鉴了传统史书的写作方式,采取了以述带论、述论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且以述为主,适当论评,意在与读者一起脉动,神入历史,激活历史,并试图带动读者思维,思考历史,升华智慧。

再次是文与质的关系。史书撰写者通常藉由文字刻画历史的面目。古人云,“史之为务,必藉于文”。文字的表达事关历史的真伪、情状、人物的深浅。“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古来“良史莫不工文”。但作为史书撰写中的“文”是表,“质”是核,“文”应有度,文所运用的原则是准确。文是为了准确地描述真实的历史,在本书撰写中,追索真实的历史始终是第一位的。追求文质相宜的历史叙述是增强本书可读性的又一探索。

为便于一般读者阅读,本书在史料的处理上,尽量减少直接引用,大多为转述、解读、阐释。对于史料稀疏,尚不能单独成篇的教育名人,附录于后,这些从多种志书、文集中辑录的教育人物小传,以文言文的面貌出现,以满足那些钟情于古籍文献史料和历史人物传记的读者。

最后是地方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远方令人遐想,地方引人关注。读者与历史在空间上的叠合,更易被激起阅读的兴趣与体悟的热情。本书在撰写时力图反映兴化地方教育的特色,如早期教育中,与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制盐以及水稻种植技术的教育与传播,范仲淹兴学对兴化教育、科举和文化的深远影响,李春芳夺魁与入阁对兴化文化生态的激荡,对学风和科举的持续发酵,深化了人们对读书做官的价值追求等等。兴化当下的文化与生活场域中,与历史的勾连比比皆是,以“景范”命名的学校,以范为姓的事例,以匾扬史的景点等,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现实与历史的连接点,读者读之若能恍然悟然,这样的初衷达成亦是作者的幸福。

本书撰写因作者目力、学养和书写能力的有限,与丛书目标和作者初衷之间尚有距离。它的不足恰恰提供了持续生长的空间,兴化的教育和科举史是可以不断输血的再生性课题。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