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缅怀景克宁
□纳兰泽芸
3月2日,是令人敬仰的演讲界前辈景克宁老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景克宁老先生(1924年11月12日—2006年3月2日)是我国著名的演讲艺术家、教育家、书序大师、国学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山西运城学院教授。他是一位高举科学文明的大旗,扫除一切野蛮无耻,让人间充满真善美,让和谐永驻人间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景老原叫景良彦,因为景仰马克思列宁而改名景克宁。景老的一生饱经沧桑,历经磨难,是一位从生活炼狱中走出的智者、勇者、强者、仁者。
他29岁就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当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教授,是新中国上海的第一批教授。“反右”斗争开始,他被打成了“右派”,“四人帮”被粉碎后,冤案得以昭雪,他被无罪释放。
1979年5月,他在结束了23年的冤狱生活之后完全可以留在上海享受大都市的生活,但他毅然回到贫穷偏僻的黄土高坡、自己的原籍山西运城,到了刚成立不久的运城师专,再次成为授业解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播种者。
当有人问景老:您为什么到了暮年还回到家乡教学?景老自豪地说:教师无暮年,教师置身于青年之中,和青春结伴,为明天而工作;未来属于青年,我今天赢得了青年,我就赢得了生命,因为学生就是教师生命的延续。我现在不是进入生命的冬天,而是冬天里的春天!我回到家乡就是为了走进知识的海洋,走进科学的春天!
20年来,景老带着癌症侵袭过的身体,高举着知识、理想、信念三支火炬,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演讲2700多场,听众300多万人次,并著书10多部。他用知识的火炬照亮人的思想,用理想的火炬照亮人的道路,用信念的火炬照亮人的心灵,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
景老是中国演讲界的先辈,他的演讲真正达到了鲁迅先生提出的“演讲三美”的意境,即:音美以感官,一美也;形美以感目,二美也;意美以感心,三美也。并做到了“四个不”,即:做一场大报告不看稿、不喝水、不坐着、不中途休息。
景老演讲时从不先写好讲稿,但任何一场演讲,他都从不马虎,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地打好“腹稿”,把所要讲的内容全部贮存在脑海里。所以他每次上讲台,从不拿讲稿乃至片纸只字,而且从不坐下讲,总是挺身立在麦克风前,情绪饱满,神态自若地侃侃而谈,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佳句妙词,脱口而出,他的大脑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令人叫绝。
景老那博大精深的思想、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和无与伦比的演讲技巧,深深影响了我,使我获益匪浅,终生难忘。
2005年2月18日,景老在台州,3月25日在广州,3月29日在昆明,4月2日在西双版纳,82岁高龄的他都是站着讲。他常说:听众是我的上帝,而面对上帝我应该献出全部的虔诚和热情,他的每一场演讲都会让所有听众激动万分、震撼不已。
这年8月,北京演讲家文化中心策划了首届和谐中国(博鳌)论坛,请景老做主题为《世界·中国·和谐》的长篇演讲,他在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多月没有进食的情况下,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精心准备好了演讲词。
谁知,就在请他赴海南博鳌演讲前夕,9月7日,他突然便血,癌症第三次复发,不得不住进医院,这次复发,已全面扩散,无法手术,只能化疗。专家说,他的生命最多还有三个月。
9月26日,当景老弟子专程到西安交大医院看望景老时,在病榻上的他已是骨瘦如柴。但他忍受着极大的肉体痛苦,滔滔不绝地和弟子说话。他说:我还有几件大事没有做完,如果再给我一年时间,该多好!弟子说,景老,您会康复的,到时我再陪您一起到全国各地演讲,争取讲到3000场。景老高兴地说,好!我们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他还说,我思,故我在,如果肉体和头脑分离可以生活,我宁愿选择头脑而放弃肉体。这哪像一个生命垂危者的声音,这分明是知识的颂歌,生命的绝唱啊!
2006年3月2日,德高望重的景老含笑走向人生的终点。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将生命的意义演绎得尽善尽美,用自己对科学知识的崇尚和对真理的执着的追求,真正实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他仰天不愧于天,俯地不负于地!
《赠送》是景老最喜欢朗诵的一首诗,把它赠送给大家,以表达对景老的怀念之情:
白云赠送给蓝天,使蓝天更为丰
富;风暴赠送给大海,使大海更为壮观;
佩剑赠送给英雄,使英雄更加威
武;鲜花赠送给美女,使美女更富魅力;
生命赠送给人类,使人类更加美
好;知识赠送给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