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4年11月04日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四季耕耘 万亩良田种“繁花”

本文字数:2354

垛田,一幅镶嵌在水乡兴化的绝美画卷,以其独有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旅人与文人的目光。这里,是自然与智慧交织的奇迹,是时间沉淀下的诗行,每一垛、每一田,都诉说着古老而又生动的故事。它拉开了曾经兴化“看菜花”的序幕,也串联起了如今“游兴化”的丰富体验。

2009年4月,我市首次举办了菜花节,迈出农旅融合的第一步。

随后,菜花节规模逐年扩大,活动内容也从赏花踏青、休闲观光延伸到民俗展示、文化体验等领域。

至今,千垛菜花旅游节已连续举办十多届,成为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招牌旅游盛事。

王洁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油菜花姐姐”。全球闻名的千垛菜花正是经过她和同伴们的技术指导,才有了今天壮美旖旎的景色。

2008年秋播的时候,王洁接到了为千垛菜花景区提供油菜技术指导的任务,她内心既激动又倍感重担在肩。“当时我们在选择品种方面非常慎重,既要保证花开得好,还要保证老百姓有菜籽收,所以最终选用了秦优7号,它抗寒性好,稳产性也好。”

千垛菜花节举办十多年来,王洁和她的同事们每年也在根据旅游和经济的双重要求进行不断试验,逐渐摸索出来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的模式,同时,还引进彩色油菜花等新品种,为景区打造更多看点。

“一色菜花十里黄,好风斜日送微香”。随着我市成功打造出千垛菜花特色旅游产品,在全国叫响了品牌,也让群众看到了旅游产业背后巨大的增收潜力。

在毗邻千垛景区的东旺村,全村现有民宿26家、农家乐27家,村民依托农产品销售、住宿、餐饮,仅菜花节一个月,旅游从业者户均收入就超过了20万元。

中午时分,千垛镇东旺村的峰玲民宿负责人蒋传银正在查看预订名册,从菜花节到现在,全国各地的游客一直没有断档,纷纷从网上下单入住,她和家人都投入到民宿的服务当中。

“我本来是在上海做生意的,看到家乡的景区发展得很好,于是2021年就投入了五十多万元把房子装修成民宿,有11个房间,提供吃饭、住宿,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蒋传银说。

菜花让兴化成功“出圈”,然而菜花虽美,只开一月。游客到兴化只能“看菜花”,怎样才能让他们留下来“游兴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市委、市政府交出的答卷。当油菜花开尽,兴化全域旅游的秘境也慢慢铺陈开来。

我市农业农村资源丰富,有着优质的乡村生态环境。截至2023年底,我市累计命名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数量达到19个,命名泰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9个,梯次培育泰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村5个、兴化市级特色田园乡村37个,实现了特色田园乡村乡镇(街道)全覆盖。

我市全面发动广大群众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放大特色田园乡村“首提地”效应,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市级层面精心编制特色田园乡村旅游线路,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兴化全域旅游的新亮点。目前,我市已推出了4条特色田园乡村线路,仅今年五一期间就接待游客十多万人,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受益。

“S352线”是4条特色田园乡村线路之一,唐庄村就贯穿其中。唐庄村原是里下河地区的一个普通村落,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卤汀河穿境而过,西与扬州江都毗邻,北与扬州高邮相望,素有“鸡鸣三县”之说。2017年,唐庄村以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为契机,整治村庄环境,疏通周边水系,再现了碧水绕村、恬静幽美的水乡景致,留住了村民的浓浓乡愁。

行走在唐庄,移步换景、处处是景:本是防洪用的圩堤,被改造成为供村民休闲的慢行步道,被村民称为“爱情步道”;从丰收大道自东向西,仿古店招牌、草垛小景随处可见;唐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将“村落”与“水田”两种物质空间创造性地置入到公共空间和生活之中,并因此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年度卓越设计奖。

“唐庄村自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以来,主要围绕垂钓公园、民宿、林下采摘以及‘草荡十宝’特色船菜作为新的旅游发展要素。”陈堡镇唐庄村党总支书记翟龙生介绍说,垂钓公园是由镇里出资,村里面出力,打造的355亩左右休闲体验垂钓基地。今年五一期间,垂钓基地还举办了国家级的“钓王”赛,反响非常好,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呈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景象。

如今,兴化乡村“气质”“颜值”不断提升,一个个乡村成为众多游客“归园田居”的心仪之地。我市还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十强市。

与此同时,我市还深入推进“旅游+文化+节庆+赛事”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里下河龙舟邀请赛、花海森林半程马拉松赛、啤酒龙虾节、里下河(兴化)音乐节等活动,已成为展示兴化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广大群众不仅充分参与进来,还成为了“宣传者”“推介员”,形成了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

此外,我市还通过发展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徐马荒湿地等垛田景区,串成四季有景的水上旅游风景带,放大“垛田”世界双文化遗产效应,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品菊花、冬览芦花”四季花海文旅活动品牌,唱响了兴化旅游“四季歌”。2023年,兴化全年接待游客约6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1.4亿元,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

“兴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品菊花、冬览芦花’四季花海旅游品牌,深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发展形成有内涵、有特色、有效益的文旅产业片区,探索出一条镇村集体、国企民企以及老百姓共同富裕的兴化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市委书记陈锋剑说。

记者手记:一沐春风万顷黄,四季耕耘,兴化万亩良田种“繁花”,一二三产业的升级,也让兴化农民收获了真金白银。从“看菜花”半日游到暂住多日“游兴化”,我们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未来,我们将按照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对兴化提出的“化绿成金”要求,不折不扣践行好“两山”理论。相信辛勤耕耘,终将换来水乡沃野的“繁花”绽放。

全媒体记者 范 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