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1月01日

工业基础、企业质态不占优势,三项高企指标却全泰州市第一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连年“逆袭”

本文字数:2357

岁末年底,我市迎来喜讯:2024年,兴化市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45家,净增67家,至此兴化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累计43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首次跃居泰州第一。其中,兴化共有17家农业企业跻身高企行列,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自2023年起,兴化高企认定数、净增数已持续两年保持泰州第一。

兴化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企业质态在全市并不占优势。兴化在这个“科技型企业赛道”上,缘何一路飙升、连年“逆袭”?

“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创新赋能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首要任务和关键抓手,厚培科创土壤,激发创新活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现量质齐飞。”兴化市委书记陈锋剑说。

 

厚培科创土壤

夯实高企培育“压舱石”

 

连日来,兴化市科技局规划科正在紧锣密鼓统计企业科技创新积分,以便兑现积分奖励资金。2024年,兴化市完善了《兴化市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调高企业科技创新积分标准。科技创新积分管理,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是兴化激发企业科创动能、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力点。

“公司额外获得经济开发区的50万元高企认定奖金呢。”兴化市康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仇山群说,“有了高企这张‘金名片’,更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也更激励我们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登。”

兴化把厚培科创土壤,作为稳定提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质效的基础。2023年正月初八,召开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首次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转向“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年12月,出台《兴化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2024-2026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全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总数较2023年实现翻一番。2024年“新春第一会”,以企业为主角、以激励“企业敢干”为主题、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设立科技创新奖等众多奖项。2024年8月16日,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以“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发布激励政策、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拨投结合机制、聘任科技智库专家和科技招商大使等“一揽子”举措,致力推动科技创新、科创项目落户、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源头活水。一方面,兴化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指导、技术嫁接、金融赋能等举措,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传统企业向科技型企业成长,实现“量的突破”。另一方面,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托举“质的提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我认定信息平台,深入发掘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市领导挂钩、部门协同、镇街发动的服务推进机制,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纳入综合考核,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开展“高企融资直通车”活动,为40家高企授信3.3亿元、89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64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兴化市科技贷款总额一直稳居泰州首位。

 

实施“科技+”服务

协力打开高企培育“突破口”

 

“想不到,我们这家生产育秧基质的农业企业也评上了高企。”2024年12月21日上午,正在厂房安装育秧基质生产线的兴化市新土源基质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应平喜不自禁。该生产线是“一键启动、一键控制”的智能生产线,生产线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齿轮筛分机,植入了公司自主开发的“营养装置”,每小时产出基质肥料150立方米(吨)。

近年来,兴化瞄准高企培育目标,实施“科技+”服务,协力打开高企培育“突破口”。

建立兴化市高企培育服务专班,对标高企评定条件,在知识产权布局、研发经费归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全方位精准服务,不断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得益于此,新土源基质肥料有限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先后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成功入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而与新土源类似,2024年兴化共有17家农业企业跻身高企行列。

针对农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受限的“痛点”,兴化迎难而进,破局技术领域“旧的掣肘”。在培育中,不断引导农业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其在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上取得新突破。2023年,兴化以伽力森食品、顶能科技两家优质食品企业为突破口,精准指导,最终两家企业双双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了兴化市健康食品企业高企认定“零的突破”。2024年,兴化市获评的17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既有包括长牌食品、东奥食品、康莹食品等6家食品生产企业,也有包括畜禽饲养业的江苏绿佳缘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还有包括温室大棚生产企业。一批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为兴化市食品加工、农业养殖等各类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紧牵科创“牛鼻子”

拓展高企培育“新源头”

 

近日,泰州益谷气食品、江苏一瑞达新材料等科创项目,正式纳入兴化高企培育库。

益谷气食品公司主要生产全谷物浓浆,并从事生产线制造,是兴化(无锡)离岸创新中心孵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一瑞达纳米硅锂电池防火隔热材料项目,是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产品有效破解锂电池自燃问题,达到防火、隔热、性能稳定要求。“根据企业现有条件,通过专班指导服务,这两家科创企业两年内都有望通过高企认定。”兴化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裴马年说。

为精准拓展高企培育“新源头”,兴化市紧牵科创“牛鼻子”,组建科技招商专班,搭建科创孵化平台,加大科创项目招引。

2023年以来,兴化市先后布局建设兴化(南京)、开发区(无锡)、高新区(苏州)等5家区域离岸创新中心,累计入驻孵化科创项目30多个。

2024年,兴化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1.5亿元“重大项目拨投结合资金池”,支持落地第三代核酸治疗创新药(AOC)项目。发挥科技招商专班作用,联合园区乡镇开展科技招商活动29场次,招引落地华霖合金、易优机器人、约塔科技等一批高质量科创项目,招引一般科创项目143个,重点科创项目11个。目前,已有5个科创项目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科创项目招引有力增加了高企源头供给,一支高企“生力军”正加速入列。

 

特约记者 顾日升 通讯员 姚向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