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加快推进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议案
□ 陈 芬
案由:我市凭借优越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农耕底蕴,产出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蔚为可观。无论是特色果蔬、优质粮油,还是鲜活水产,均在产量上占据优势,成为区域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些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却未能与之匹配,深陷“大而不强”的困境。
案据:品牌影响力较弱。尽管兴化农产品在本地及周边市场凭借地缘与产量优势拥有一定销量,但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却极其有限。大量优质产品涌入市场,却因缺乏鲜明品牌标识,只能以低价竞争,陷入同质化泥沼,无法获取品牌溢价。
产品辨识度不高。产品标识未能体现兴化独特地域文化,如垛田风光、水乡民俗等,包装难以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传递不出品质感。
推广力度不足。线上,各企业缺乏专业团队精细打理,缺乏有效社交媒体营销,未能借助网络流量红利提升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知名度;线下,与大型商超、高端餐饮对接渠道不畅,展销机会不多,品牌推介乏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方案: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建议市农业部门牵头,协同文旅公司制定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细化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确保品牌建设工作按部就班、层层推进。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设立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市文旅公司,用于品牌设计、广告宣传等关键环节。由市文旅公司统一设计具有兴化辨识度的品牌标识、精美包装、店面展示,融入郑板桥文化、垛田等元素,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与形象魅力,体现兴化特色。
三是优化政策环境。相关部门在行政审批、项目申报、土地流转等方面为涉农品牌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扩大营销渠道。线上,市商务部门支持文旅公司电商平台搭建与运营优化,文旅公司协调本地网红、知名自媒体开展直播带货、专题宣传,借助大数据精准推送,让兴化农产品触达全国各地消费者;线下,文旅公司借助千垛景区、水上森林、沙沟古镇、金东门等景区,不断拓展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