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5月16日

新垛镇完成1.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总投入4100余万元,刷新我市高标准农田改造单体面积纪录

本文字数:856

近日,随着最后一座跨渠机耕桥成功架设,新垛镇1.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全面竣工。该项目总投入4153.85万元,刷新了我市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单体面积纪录。

据悉,新垛镇1.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覆盖幸福圩全域1.1万亩及曹家圩、南徐圩8000亩农田。在幸福圩现场,记者看到青青麦田间,一条黑色沥青大道贯穿东西,东端呈“T”字形延伸至李施村两个自然村。黑色沥青大道长1500米、宽5米。道路两侧硬质渠上,跨渠机耕桥如纽带般将田块连成整体。

2024年,新垛镇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此次改造涵盖港西、庙徐、曹吉、张高等9个行政村,共分8个标段实施。规划拆建6座圩口闸、改造1座排涝站出水池、修建29座农桥、配建57座电灌站、铺设29.5公里硬质化道路、建造3.25公里硬质渠、增设174座跨渠机耕桥和68座过路涵洞,形成电灌、机械作业全覆盖的高标准农田区。

在技术升级方面呈现三大亮点:道路系统全面扩容,机耕大道与农桥均拓宽至5米,18厘米厚混凝土路面可承载大型联合收割机与载重卡车;“智慧电灌站”搭载远程控制系统,农户通过手机即可精准调控灌溉;6座圩口闸排涝站闸桥拓宽至6米,与5米宽的圩堤大道顺畅衔接,彻底消除汛期安全隐患。“往年汛期常发生骑行事故,现在闸桥拓宽了,连货车都能平稳通行。”新垛镇水利站站长陈萍站在改造后的闸桥上感慨道。

坐落于港东圩的兴化市金浒粮食专业合作社综合体,集粮食烘干、仓储及农机服务于一体。“高标准农田改造真正解了我们的心头之忧。”合作社负责人吉天海说,如今,农机下田无需再铺设厚木板跨越沟渠,粮食运输中的桥闸道路承载力和安全隐患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1.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对新垛镇意义非凡,同时也是一场严峻考验。“仅机耕道拓宽就需处理数万立方米土方,29.5 公里的路基要从3米拓展到5米,改造体量超乎想象。”新垛镇镇长黄晓强用一组数据揭示建设难度。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新垛镇专门成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工作专班,通过“日调度、周推进”工作机制,逐一破解土地协调、土方调配等难题,全力推动项目按时开工、按序时施工,并最终按时交出了这份高质量的农业基建答卷。

特约记者 顾日升

通讯员 王 虹 张祯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