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忙良:踏破荆棘寻富路 描绘乡村振兴景
本报讯(通讯员 时庆涛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2023年6月,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崔忙良来到兴化市陈堡镇高里庄村挂职。他以赤诚之心、务实之举,将这里视作“第二故乡”,带领曾经党组织软弱涣散、发展滞后的村庄重焕生机,书写了一份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
初到高里庄村,崔忙良便扎根基层,深入农户家中,通过“田埂座谈”“庭院夜话”等形式,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需求。
“崔书记比我们本村人更懂村情冷暖。”村民老周评价说。短短一个多月,崔忙良便摸清了村里情况,梳理出道路修缮、农田水利等12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逐一建立台账,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当得知高里庄村错过了申报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时,崔忙良连续三个月奔波于泰州、兴化两地,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最终,在泰州市政府、农业农村局的关心支持下,成功为陈堡镇争取到1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高里庄村占3000亩,并辐射周边五个村约7000亩,获得了2350万元的国家专项资金补助。
项目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土地承包费每亩可增加收入400元,加上溢出的100亩土地和12亩水面,村集体增收25万元。同时,他还积极争取到125万元,用于修缮村内破损道路共3公里,极大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看到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崔忙良说。
在崔忙良看来,乡村振兴不能只靠“输血”,更要注重“造血”。光伏发电项目是崔忙良“造血”计划中的重要一步。他主导的200KW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得到泰州市农业农村局专项补助60万元,并网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目前,他正在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并协调电网接入政策,力争让光伏发电项目成为高里庄村的“绿色钱袋”。人才公寓建设也是崔忙良正在着力推动的项目。项目规划建设4000平方米,有望明年主体封顶。他规划的“以租代建”运营模式,以及与园区企业的深度合作条款,都需要他主导后续的招商谈判,确保人才公寓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为有效安置本村闲置劳动力,提升村民收入水平,崔忙良和村两委决定组建高里庄村劳务公司。通过与园区对接洽谈,成功承接了园区的环境卫生整治项目,每年可为村里创造30多个就业岗位,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的增收。他帮助陈堡镇18家铸造企业完成“智改数转”,威鹰机械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这些企业承诺未来三年定向招聘高里庄村民200人。目前,崔忙良正在筹划建立“村企共建产业园”和“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一体化平台,旨在引入新能源配套产业,对接智能制造企业用工需求,为高里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针对村民反映的夜间出行难问题,他主动与泰州交通运输部门对接,成功争取到6万元资金,在村内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93盏,极大提升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为满足车辆停放需求,他争取3万元资金支持,规划出87个停车位,有效改善了村内停车秩序,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为解决村民农田上水难问题,崔忙良积极向兴化水利部门对接,争取资金50万元,建成上水站2个,保障了村民农作物增产增收。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他主动协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该项目已通过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审核,并已上报泰州,项目审批后可获得上级补助资金约500万元。
为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崔忙良首创了“支部+企业+农户”联建机制,推动威鹰机械等5家企业与村集体签订帮扶协议,为高里庄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设计了《高标准农田收益反哺村公益基金》方案,并将组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实施,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他还主持编制了《高里庄村2025-2030年乡村振兴规划》,涵盖数字农业、生态文旅等领域,为高里庄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崔忙良的带领下,高里庄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3年,高里庄村集体收入增至52.4万元(2022年为37.5万元),考核名次也由全镇的第10名上升了两个位次。2024年村集体收入增至72.3万元。
如今,崔忙良成为了高里庄村干群心中的顶梁柱。在2024年村民大会上,全体村民联名签署了《留任请求书》。高里庄村党支部、村委会经集体研究,并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特向上级党组织郑重申请,恳请批准崔忙良同志继续留任高里庄村第一书记。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