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兴化中医
2025年06月10日

千里澄江似练 中医翠峰如簇

——江阴市中医院学习侧记

本文字数:1008

■/冯巧岚

 

江阴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前期经朱杰书记介绍,我认识了江阴市中医院副院长花海兵——无锡市非遗“朱氏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微信名就是“龙砂山人”,可见花院长对龙砂医派的热爱。

近期,我们学习参观了江阴市中医院。新院区于去年六月刚刚搬迁,建筑设计理念源于中药百宝箱。成立了国医大师夏桂成工作室、全国名中医徐福松工作室、黄煌工作室。我曾经写过黄煌经方沙龙的一些读后感,所以一想到黄煌老师是江阴人,就觉得亲切。

江阴中医院始终坚持文化兴院,充分融合中医药文化元素和“江阴中医”历史人文特点,打造承淡安广场、院史馆等主题文化场所,拥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2项。市龙砂医学传承研究院获评江阴市“十佳文化社会组织”、曹颖甫故居获批无锡市“百宅百院、文物活用”典型,进一步擦亮了江阴“中医之乡”闪亮名片。承淡安开创了“澄江针灸学派”,淡安广场是为纪念他而立,先生的塑像结合银针之创意,这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方式。

龙砂医派五运六气等学术特色享有盛誉。针灸科人满为患,埋线减肥广受欢迎,穴位埋入蛋白质磁化线,利用穴位刺激代谢循环,健脾益气、疏通经络,减掉的是脂肪而不是水分。“龙砂三伏贴”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若连敷三年以上,疾病大多能明显减轻症状。此外,“龙砂膏方”被列入江阴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曹颖甫故居经过修缮,以中医便民诊所的全新面貌重新向市民开放。市中医院医师入驻其中,为问诊人量身定制诊疗方案,进一步扩大名医诊疗受众面,成为“参观游览+惠民工程”的体验平台。中医药文化走进博物馆、进入课堂,本地出土的明代手术器械登上央视舞台,展现出江阴中医的非凡成就。秉承“澄江学派”创新务实、海纳百川学风,“澄江针灸”不断挖掘,系统整理澄江针灸学派学术思想,吸纳其他流派技巧,形成特有的一套多种针法调神治形的诊治方法。

江阴政协副主席陈兴初热情介绍江阴五大文化中的“中医文化”,市博物馆的“食草记——传统中医文化展”,通过琳琅满目的中医药具、名家医案和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展现中医药发展历史脉络。今天的江阴正围绕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研究长江文化资源,重现“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的“千里澄江似练”繁盛景象。江阴的先进经验值得兴化学习借鉴,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医翠峰如簇定会如愿实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