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读书
2025年07月04日

用“心”抒写与吟唱

——读顾红干诗集《幸福的跳跳糖》

本文字数:1463

□ 唐应淦

 

儿歌和童诗是我们最早认识世界、完善自我的一把金钥匙。托尔斯泰的《拔萝卜》、潘振声的《一分钱》等儿歌,早已成为跨国界的文化符号,而泰戈尔、安徒生、冰心等人的童诗同样经典,成为熠熠生辉的文学范本。今天,我们庆幸有以庞余亮、戴中明为代表的兴化籍儿童文学作家,家乡本土还活跃着顾红干这样的痴迷写手。在品读顾红干新出版的诗集《幸福的跳跳糖》后,我有话想说。

首先,这本诗集是顾红干的恒心集成。没有人生来就会成功,文学创作同样需要坚持不懈。巴尔扎克说过:“恒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自2017年出版童诗集《开在露珠里的小花》之后,八年来,她仍然笔耕不辍,才思泉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童诗童谣,其作品数量惊人,质量上乘。这本诗集中的许多作品,除了常在《少年诗刊》等媒体露脸外,还被谱成曲在《民族音乐》《校园歌曲》等报刊登陆。众所周知,受年龄分层的影响,儿歌和童诗的受众范围相对有限,加之短视频、游戏等快餐式娱乐内容挤占儿童注意力,致力于儿歌和童诗创作的人并不多,但顾红干女士却敢于且行且珍惜。正是这样的持之以恒,才可能至千里,才可能成江海。

其次,这本诗集是顾红干的童心呈现。有人感叹,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的想象力渐渐萎缩,文笔也会慢慢衰老。可令人欣喜的是,顾红干能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光去观望风雨星空,去聚焦童年纯真,去体味世间万象。在她的笔下,很多风物的前面都冠上一个“小”字,比如小花蛇、小公鸡、小蜜蜂、小云朵等等,这便率先有了童趣。小蜗牛为何喜欢在树叶上爬,喜欢挂在树丫下?原来它是爱吹笛子的小娃娃,要给村里当小喇叭。这样的联想和想象,便是活泼灵动的孩童视角。至于《诗经》里“鱼戏莲叶间”的经典场景,作者同样以儿童的口吻来描述:“小小莲花池中开,结个莲蓬头上戴。鱼儿吐泡叶下游,再也不怕太阳晒。”诙谐的语句让万事万物都有了思想,生活也便充满无限阳光。我相信,读着这样的诗歌,在让我们会心一笑之余,又跟着年轻了一把。

再次,这本诗集是顾红干的责任心凝聚。一名作家,无论他涉足哪一领域的创作,都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在顾红干的创作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她的社会担当和精神引领,看到了文化传承与历史使命。二十大召开后,她立即创作了《薪火相传》这首诗,希望“一起学习二十大,老少携手向远方”;党的生日到来时,她又写了《果子献给党妈妈》《党旗红》,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心向党;新冠疫情期间,更是创作了《请你来扫码》《发口罩》《小雨点》等,宣讲科普知识,提振抗疫信心。诗集中处处渗透着正能量的点拨,告诫孩子要爱惜粮食(《吃水不忘挖井人》),要热爱劳动(《跳跳糖》),要热爱生活(《春天来》),要热爱家乡(《垛上谣》),还有要珍惜生命,要团结友爱,要好好学习等等,这一切,都可以浓缩为三个字——责任心。在儿歌和童诗的耳濡目染下,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天职。可见,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乐趣,一种自由,更是一份回望,一份担当。

最后,我想额外补充的是,这本诗集还是顾红干的文艺心绽放。打开诗集,除了短小精悍的诗歌,还有作者亲自绘制的一幅幅插图,童趣四射,非常适合孩子的胃口。而且,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很适合传唱,何况其中几首都有现成的曲谱。这样,让欣赏、传诵、传唱和游戏有机结合,为儿童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助力儿童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这种音诗画的组合,让孩子有着立体的享受。完全可以想象,假以时日,顾红干的内心一定会越来越童化,而她的诗歌却越来越熟化。

谁敢断言,顾红干的儿歌和童诗,不会有一首也能长久地流传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