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版:兴化中医

2025年09月29日
至真 至善 至美
——读《花海诗吟闻药香》
本文字数:678
■/徐 丽
捧读《花海诗吟闻药香》,墨香与药香交织扑面,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半世纪的花园之门。朱杰以其医者的仁心、学者的慧眼与诗人的情怀,拂去时光的尘埃,彦公笔下那十三篇沉睡的《花赋》,如沐朝露,粲然重生。
为花写照,芳华之至真
彦公以画家的敏锐捕捉万物精魄,以诗人的灵性赋予花卉灵魂,于是,花儿们便拥有了呼吸的温度、心跳的韵律、乃至人格的光辉。梅——疏影横斜处,凛然寒夜的天地清气跃然纸上;莲——“花拔青莲”一个“拔”字,峭拔风骨顿生,亭亭净植的仙姿,在月华下摇曳出洛神的清逸。花非花,分明是至真生命的凝结与绽放。
观花悟道,本草之至善
朱杰开启了草木本心所蕴含的深邃医理与人文哲思。木笔——“朵朵含姿笔上花”,形如直指苍穹的笔锋,其性善通鼻窍,恰似“文心”破开迷障,疗愈尘世浊塞。花形与药性,在此奇妙契合;芍药(将离草)——“风姿绰约情依依”,既诉离愁,亦解病痛,药性与人文如水乳交融。朱杰的解读,深刻揭示了“杏林”(医者仁心)与“杏坛”(师者厚德)如何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赋非赋,分明是人世间至善精神的物化与传承。
替花解语,情怀之至美
梅魂、兰魄,是草木的史诗;芍泪、菊霜,是生命的寓言。朱杰以其深邃的文化洞察力,引领我们谛听花瓣开合间生命荣枯的回响。梨花“粉褪香消”的刹那芳华,触发陆游对唐婉泣血的绝响,也是杜牧笔下“牧童遥指”的旷达与寂寥。花事无常,却因情的灌注而获得永恒。花开花落,非徒伤春悲秋;梦萦魂牵,直到地老天荒。梦非梦,是天地间至美大道的悠远与恒常。
合卷凝思,“生花妙笔谱群芳”的余韵久久在心中激荡,此心归处,即是繁花似锦的精神故园。
◎ 《兴化日报》兴化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9026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