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避纣” 隐居钓鱼镇
姜子牙垂钓场景
《孟子》《史记》记载,姜太公因躲避商纣王暴政,隐居“东海之滨”。从《吕氏春秋》《史记集解》可知,他隐居的“东海之滨”是“东夷之土”,指淮河中下游东夷聚居地,在今江苏里下河地区,长江以北至淮安这一段海滨,兴化正处这一地区。
查淮河中下游海滨地区地方志,唯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书的《兴化县志·古迹》中“姜太公庙”一条,记载他避居兴化之事:“姜太公庙,在县东北四十里,旧名钓鱼庙,相传太公避居于此地”。“相传”指代代口头流传,三千多年前这里是荒凉海滨,无古文献记载,只能据“相传”记录。“避居”是避纣而居,与《孟子》等书所说完全一致,可见当年姜子牙隐居的东海之滨,就在今天的兴化钓鱼镇。因这是在东夷之土范围内,是地方志中的唯一记载,因而不存在争议。到北宋兴化知县范仲淹重修捍海堰时,兴化县域仍东到海边,兴化仍称为“东海之滨”,如明状元首辅李春芳退休回家写的《致仕抵家谢恩表》说:“臣惟与田夫野老歌太平于东海之滨,仰祝圣列神谟保至治于万年之远。”仍用“东海之滨”代指兴化一带。
从时间看,《尚书》记载周文王建国约在公元前1058年,姜子牙在这之前遇到周文王被重用。因此,姜子牙隐居东海之滨的时间应早于公元前1058年,据今约3100年。
以上古籍记载也与史实相符,商纣王时向东南扩张,控制了江苏北部沿海,兴化新石器时期已成陆,必然包括在内。再从钓鱼镇东南林湖乡魏庄西村影山头遗址来看,经省内外考古专家勘查,确认是江淮东部地区一处面积最大的新石器中晚期古文化遗址,发现大量水稻植硅体,证实影山头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已栽种水稻。可见3100年前姜子牙隐居钓鱼庙村时,这一带已种水稻,又有鱼虾可捕,芦苇成片可盖屋、作燃料,生活方便;而交通闭塞,出门要船,确实适合隐居。
《史记》还记载:西伯(后为周文王)被商纣王关在羑里,他的臣子散宜生、闳夭都了解姜子牙才干,到东海之滨请他去营救西伯。他就和散宜生、闳夭从兴化钓鱼庙到西部(今陕西)去,物色美女和宝物献给纣王,西伯才被放回封地。此后姜子牙助周灭纣,被封于齐。
撰文 任祖镛
图片来源 申报办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