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版:专题报道

2022年01月14日
规范完善粮食种植基地建设 进一步擦亮“兴化大米”地理标志品牌
本文字数:541
□领衔代表:邢寿和
案由:近年来,兴化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程中,围绕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划定“两区三园”管辖范围, 涵盖了经济开发区、安丰镇、大垛镇、荻垛镇、陈堡镇等乡镇(街道),作为大米加工企业闻名全国的戴窑镇,没有被纳入园区类,没有享受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
案据:兴化市戴窑镇拥有52家稻米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40家,年加工能力700万吨,2021年加工量350万吨,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开票收入均超过60万元,2家企业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企业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每天300辆左右货车进出戴窑镇大米企业,运输原粮和成品大米等,预测全年将达10万车次吞吐量。
建议:1.建议将戴窑镇纳入园类区乡镇管辖范围,与其他园区乡镇享受同等人才、金融、项目待遇。
2.建议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车路河沿线的省级生态管控区域进行调整,便于大米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
3.建议水利局调整河道管控范围,取消原有的“以路代圩”的河道管理模式,以河岸线退让10米的标准确定管护范围。
4.建议交通局批准在车路河沿线合适地段建设港口、码头,提高粮食的装卸、运输效率。
5.市政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省级粮食物流园是应时之举,建议出台相关规定,参照戴南不锈钢现代物流园模式,对戴窑镇物流业进行税收奖补,推动省级粮食物流园做大做强。
◎ 《兴化日报》兴化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9026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