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援宁援扬抗疫记
□文/智晓华
从“挥汗白雨翻”的仲夏离开家乡,到“明月满秋池”的早秋平安回归,圆满完成了42天的援宁援扬抗疫任务,此刻的我正在酒店隔离。窗外的雨声在寂静的夜幕中增添了些许的节律,回忆的思绪伴随着雨声一点一滴地回到了40多天前。
7月25日晨7时,我院(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派出了以我为组长的10人采样小组,与市人医、市中医院、戴南医院共50人驰援南京核酸采样。临别时,院领导殷殷嘱咐我:“你是副主任护师,又是省级专科护士,我们相信你定能带领大家胜利完成任务!”顿时,我倍感肩上的重任。
因为任务安排紧急(24日晚上8点才通知到每一位队员),大家都没来得及进行实战前演练,在乘坐大巴去宁的途中,我赶紧见缝插针地跟队员们复习防控的相关知识、采样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关照大家切记要做好自我防护。
当天中午12点,我们泰州200多人的援宁采样队员全部分配到鼓楼区的每个采样点工作。当大巴车将我们最后一组队员接回酒店时已是深夜11点半,之后是整理行李,洗澡洗衣服,再参加领队主持的视频会议(传达鼓楼区政府防控精神及工作要求)后,凌晨1点半开始上床睡觉。
接下来9天,我们进行的是“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按照上午班、下午班、晚班的排班,各组组长带领队员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采样点(各所学校、社区工作站、体育馆、流动采样点等)开展工作。
10天援宁期间,我们共同参与了鼓楼区的第二、三、四轮的核酸采样,我们淋着暴雨去采样、向着台风去采样、顶着酷日去采样、披着星辰去采样、心怀感动去采样、身有不适去采样,大家虽累却鼓励着,鼓励自己、鼓励队友,鼓励南京鼓楼区市民!
8月3日下午5点半,我接到领队通知:“所有在台上的队员立即下台,6点准时撤回酒店休整,明天转战扬州抗疫。”作为组长,几天前已从媒体上关注着扬州的疫情,隐约猜测到可能要援扬。接到通知后,我跟采样点的负责人做了交接,带领大家回到酒店。返回的路上,我与队员们交流了思想。深感欣慰的是,我们9个可爱的“90后”都纷纷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新冠病毒无情地肆虐,整个扬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8月4日11点,我们乘坐的大巴车来到江都,突然,司机将车停在高速路边不动了,大家都很好奇:“怎么不走了?”司机回答:还没接到通知将你们送往哪个酒店。12点半,司机接到通知,驱车将我们送到了江都景诚酒店。200多人陆陆续续搬运行李及防护物资,随后登记房间。下午1点半开始排队用餐,酒店用仅存的食材做成饭菜,只能提供100多人用餐。我们兴化队员排在最后,轮到我们打饭时,已经没有饭菜了,酒店刚开始打算准备下面条来应付,下午2点半后连一根面条都找不出了。我们只能作罢,只得回房间吃泡面来充饥。
8月5日6点,我又接到领队“7点前所有人退房,重换酒店”的通知。我赶忙转发通知,收拾行李,再次搬运物资(自家医院带的防护用品)至酒店大厅。7点整,200多人的队伍在酒店大厅、大门前,坐的坐,站的站,蹲的蹲,眼巴巴地等着大巴。4个半小时后,4辆大巴姗姗来临,大家蜂拥着将行李、物资搬上车。重新安置酒店后,已是下午3点多。4点整,几辆大巴驱车2小时将我们一批队伍拉至头桥镇及各级乡村采样点,援扬的采样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援扬采样的前几天,我们都是凌晨1点后接到工作通知,我也只能半夜转发通知,并提醒队友们5点起床,5点15吃早餐,5点45准时出发,然后按排班分配到各个采样点(各所学校、街道办、超市广场、工厂园区等),社区居民出小区来上述大型采样点集中采样(基本都是户外帐篷)。掌握规律后,为了让队友们夜里能睡个踏实觉,我自己夜里不敢深深入睡,等着工作通知,让队友们关闭消息提示,定5点闹钟起床,然后查看工作安排。
连续一周的工作,再看到疫情发布的阳性病例数后,我深知援扬的采样工作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为了保存战斗力,我总是先询问谁来了生理期,谁身体有不适,然后合理安排,6点至8点(太阳不太火辣),安排体质弱的队友先上台,中午12点至14点的台次留给我上(这段时间温度最高,最易出汗),哪怕好几天的腰痛发作,我都围着护腰坚持。我在心底对自己说:“近20天连轴式的工作,谁都不能确定疫情哪天能结束,可不能把队友们累倒了,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每天工作前,我会逐一检查她们的着装有无到位;工作中随时督察她们的操作是否规范,对个别年轻的“00后”还会特别提醒她:采样前先拧开试管的瓶盖,以便采样完毕后及时将棉签放入试管,减少沾有标本的棉签在空气中的暴露;临睡前还会提醒怕热的队员,夜里不能吹太多空调,以防感冒。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她们的老师,是她们的大姐姐,不仅生活中要照顾好大家,工作中还要保证她们的零感染。”
援扬工作中的一段小插曲又让我充当了心理老师。在某村采样点工作的第一天下午,收尾采样对象显示是黄码(苏康码黄色行程码)人员,当地的工作人员刘某担心我们不肯采(前一日其他采样队的队员未同意采黄码人员,当地工作人员自己采的),对我们进行隐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采集了500多黄码人员。下午4点多,工作结束后,听到其他当地工作人员说“今天工作全部结束,最后一批黄码也采完了”。当时我也心里一惊“刘某,看上去50好几的人了,应该提醒我们更加小心操作,不应该对我们进行隐瞒,这样的做法是有点过分了。”思虑片刻,我连忙用掌握的知识安慰大家:“别担心,别担心,我们的二级防护对黄码人员进行采样,足以符合规范要求,况且,现在黄码人员不一定是阳性病患,绿码人员也不一定是阴性,所以,以后的工作,大家更要着装规范,严格操作。”
进入8月中下旬,超负荷持续的工作、长期的睡眠欠缺,使得我的体重减轻了6斤。先生跟我视频时也不说破,只是默默地发来信息:“多吃点饭,家里不要你担心,照顾好自己。”女儿跟我视频说:“妈妈,即使你现在回来,算上你的隔离时间,我还是遇不到你。”我不禁愧疚,这个暑假,我和先生真的是太亏欠女儿了,我一直在外抗疫,先生也因工作需要奔波在自己单位和防控卡口的值班岗位上,连女儿暑期20岁的生日都没能陪她度过。
8月23、24日,扬州连续两日新增病例为零,大家的心情开始荡漾。25日,又新增1例捡垃圾的阳性老人,这恰如一盆凉水泼灭了刚刚燃起的激动的心。我依然每天鼓励并带领大家入小区采(居民足不出区),入户采(隔离人员、骨折病人、偏瘫病人、高龄老人、娇小幼儿足不出户),挥洒着汗水做到应采尽采。
9月2日5点45,曲江街道的刘书记亲自接我们这组的队员去他们的采样点工作。他跟我对接工作安排时说:“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100多个小区大规模的采样,这么多天支援扬州,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大家听到后都欢呼着、雀跃着:“这次真的能马上回家了!”
聚光成炬,能穿透阴霾,向光前行,必走出黑暗!9月3日凌晨扬州城解封!
42天,50位白衣战士,援宁援扬共采集338893份核酸样本!
9月4日,江苏省省长、扬州市委领导、卫健委领导为所有白衣战士举行了欢送仪式。
那一刻,红毯铺路、鲜花簇拥、骑警开道、最高殊荣!
这一刻,我们在隔离,岁月静好。
待我隔离结束,生活更加美好!待我隔离结束,家园更加安康!待我隔离结束,祖国更加强盛!2021年,将是我终身难忘的年轮记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